發布時間:2013-06-12 瀏覽量:0次
(一)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
建筑行業的供應商主要指的是建筑業的上游產業鋼鐵、水泥、玻璃等建材的提供商。首先,由于這些上游產業占用的資金量較大,進入壁壘較高,所以供應商相對較少。其次,近幾年建材價格上漲幅度較大,供應商面臨的成本壓力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減少了供應商的數量。最后,隨著資源的枯竭程度越來越高,像鋼鐵等上游原材料會越來越稀缺,資源的稀缺性必然會提高資源提供者的討價還價能力。總之,較高的進入壁壘和資源的逐漸稀缺都會為供應商討價還價的能力加分。
(二)購買者的討價還價能力
建筑行業的工程項目一般為房地產建設、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等,此類項目都具有規模較大,利潤豐厚,企業資質要求較高等特點,甚至還有國家資本做后盾,因此,往往要通過投標競標等方式才能取得,建筑承包商的競爭壓力較大,這就加大了建筑項目提供方即購房者的討價還價能力。
(三)新進入者的威脅
由于建筑業的進入壁壘較高,因此,新進入者的威脅相對較小,主要來自于以下兩方面:
一是建筑項目分包與再分包環節。這是由于我國建筑業的法制不完善,監管存在漏洞等原因造成的。有些法律上不允許再轉包的項目被再轉包給那些根本不具備相應的資質的包工隊,輕而易舉地給這些包工隊帶來收益,由于這種監管漏洞的存在,使得類似的不具備任何資質的包工隊越來越多,甚至出現了造假資質的包工隊,這就給建筑業市場帶來了新進入者的威脅。淮北裝飾網
二是創新型建筑企業。目前,由于受日本地震和汶川地震的影響,鋼結構建筑備受關注;由于節能環保的倡導,綠色建筑也成為建筑業新寵。這兩種建筑由于具備的科技含量較高,與傳統建筑業的關聯不大,因此,完全可以靠創新型高新技術企業的研發取得相應專利,并通過出售使用權而轉化為現實,因此,鋼結構建筑和綠色 建筑的研發企業將成為較大的新進入者,并對現有建筑企業造成一定的競爭威脅。
(四)替代品的威脅
目前,我國建筑業的替代產品威脅主要來自于鋼結構建筑和綠色環保建筑對傳統建筑的逐漸取代,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意識的增強和節能環保理念的加深,鋼結構建筑和綠色環保類建筑產品將逐漸取代傳統建筑,如混凝土結構建筑、木結構建筑等。
(五)行業內現有競爭者的競爭
我國目前的建筑業企業數量較多,僅上市公司就達三四十家,小型企業尤其是承包隊更是數不勝數,僅就這一點來說,行業內現有企業之間的競爭就足夠激烈,但由于規模的不同,企業之間競爭的項目或者環節也不同。大型上市公司主要競爭于房地產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大型項目的承包,小型企業主要競爭于建筑裝飾裝潢等子行業或者大型項目的分包項目等。
上一篇:油漆黑產業鏈潛伏建材城